首页 媒体聚焦 > 正文

♞ 【原创 小品】‖ 遭遇经典《道兼有无》

2023-06-07 18:48:01 来源:顶端新闻

文# 李探花

养 鸟

一只鸟,降临国都郊外。王命盛大迎接,纳其入宗庙,并奏《九韵》乐,并备三牲血肉以为美食。鸟乃心情悲伤、双眼昏花,不收食一物、不敢饮一杯,三日竟亡。(《庄子·至乐》)


(资料图)

一篇寓言的多重意义,得到了完美呈现。它说明了,以供养自己的方式养鸟的愚味与荒谬,隐喻了从自然、从社会、从自我的深刻至理。在此,鸟的悲剧其实是“我”的悲剧,进一步阐明了,对自然和人生的顺从,可以是智者跳脱俗世的一种应用。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”,用适合鸟的方法养鸟,鸟才能生机勃发,健康地飞翔。

故事原本出自《国语·鲁语》,说的是一只鸟止于鲁国东门,臧文仲令国人祭之,并因此受到了贤人展禽的批评。在此,作者把养鸟的主人公换成鲁侯,增加了用《九韶》的乐章和猪、牛、羊三牲盛宴养鸟的情节,增强了色彩的饱和度和对比度,使得故事引人入胜、影响至深,说理更具力度,展示了强大的叙述能力。

木 鸡

驯养斗鸡有四个阶段。第一个阶段,鸡虚浮骄妄、自恃意气;第二个阶段,它对影像、声音,等外界事物有所反应;第三个阶段,鸡目光锐利、富于盛气;第四个阶段,它呆若木鸡、纹丝不动。诸鸡不敢与之争锋,皆望风而逃。(《庄子·达生》)

它既强调了“无招即是有招”的哲学命题,也重申了“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”的道家思想立场。表面上,它通过训练目光凝聚、真气内敛,己经成为格斗高手。但不难看出,作者真正强调的是,最强大者会摒弃世界众生相,格守内心的本真与自我,于是才能横刀立马,斩将杀贼,立于人生的不败境地,是道家思想美学的典型呈现。

故事讲的是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,通过训练的四个阶段,向宣王表明呆若木鸡之“鸡”才是真正的德全之“鸡”,也含蓄地向国君进谏了个人修为之道及天下治理之道。

呆若木鸡的“若”字,形象地展露了此则寓言的精髓。

虚 舟

海上行驶,两船相撞,假如对面那艘船是空的,即使是心胸狭隘的人也不会发怒。反之,假如船上有人,很可能产生愤怒的咒骂一一“则必以恶声随之”。(《庄子·山木》)

乐观的理论认为,“人”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。但韩非却提出了相反的理论,正因为我们以自我为中心,争端便产生了。

“把船空出来”,这个提出是难得一见的开花。它强调了“道法自然”之“道”。正如我们将会遭受攻击,我们同样会攻击另一艘有“我”的船。如果成为“谁也不是”,两艘船都是空的,那么一一那么不妨想像一下,世界会是什么模样?于是,一切不公、一切斗争、一切仇恨、一切剥削、一切悲剧的根本原因开始浮出水面。

那么,携带着那个多余的自我在人世上行走,该有多么的劳累和可悲啊。

它指明了,我们的不幸和伤痛,源自于心灵的肌体受到了异质的侵害。当我们拒绝不了那个诱惑,思想开始感染,炎症折磨着唯有一次的人生,那么,请把船空出来,给心灵输一次液,好让干涸的器官迅速恢复活力和弹性。

2015年冬 正阳无是斋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世界体育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